玉历宝钞
阅读主题
白色暗黑明黄浅绿草绿红粉深灰米色
正文字体
黑体宋体楷体
字体大小

第四节 徐升庵记玉历地狱各案十则

本章节4460字2025-03-04 19:26:14

一、诈财害命,活见地狱

江西人吴湛七,以做生意为业。个性贪心诡诈,暗昧闪烁,居心难测。

每年,他都到各妇人家的内室去搜购所织的布,载到山东省卖。

卖布之时,都用一块质地十分精美的布做样品,以吸引买者的注意。可是,买到的却是劣等的货色。买卖已完,而样品仍在。他替换的技巧十分高明。

有位西洋货商派一位同行的朋友来买布,被湛七所耍弄,买了劣等的回去。货商大骂其友,他的朋友很生气地说:

“就是你亲自去,也不免会受骗!”

货商说:“那有此道理?假如这次去买不到真货的话,我绝不会再来见你。”

第二天,货商亲自去。从湛七的货仓中,一找就找到那一束样品布,并且蹲坐在布上。湛七急坏了,心生一计:

趁个空档,湛七从小路溜了出去,再穿戴得衣冠楚楚地从大门进入。面对货商一笑,并且深深一鞠躬,好像老朋友一般。

货商不得已,只好起身弯腰回礼,赶快又回去蹲好。而一时之间也记不起那人就是湛七!

就在这个空档里,湛七已暗中派人换去后面的布了。货商也未发觉,算好钱,挟起布,匆匆地赶回家。

见到朋友,骄傲地展示给他看。朋友取出布,仔细地查看,原来还是非常粗劣污朽,单薄不堪的布。拿出上次买回的布一比,没什么两样。

朋友回过来讥笑他说:“你亲自去买,又怎么样?”

货商买回劣布已是一肚子气,又遭朋友讥笑;更想到以前说过的大话,心中羞愤莫名,就上吊自杀了。

湛七的阴谋诡诈、唯利是图,由此可见一斑。

到了天启年间,湛七在旅途上得了重病,躺在旅社里。时常见到鬼卒来驱迫他去受刑。受尽各种刑狱,所以时常发出猛厉的哀号声,日夜不绝。

曾经躺在床席上大叫:

“救我啊!救我啊!要绑我上火床了啊!”

旁观的人手足无措。一会儿,又叫他的儿子:

“快用水浇我,烫死了!”

他的儿子不得已,只好用水喷他。过了很久,才松了一口气说:“好了!不用了!”

翻过背部一看,红红的一片片,像刚烙过的一般,一条条地肿起来。

不久,又大叫说:“老天啊!怎么用钩子钩我的背来秤我啊!”

众人更觉得怪异,只能任他叫号。过好一会儿,才说:“还好放我下来了!”

转过背脊来看,红肿寸许,好像被钩子钩过一般。过了一会儿大叫:“口渴!”

儿子端汤药来不喝,端茶水来也不喝。说:“我不是要喝这些!”

问:“你想要喝什么?”

答:“我想喝屋外阴沟里的臭水!”

他的儿子拒绝,他就拍打着床铺,大骂:“太不孝了。”

有轻薄的人开玩笑地取阴沟水进来,湛七即狂喜,张喉一饮而光:“太美,太香了!”

就如此折磨了好几天才死。死时遗体焦烂,不停地叫着诸地狱痛苦毒刑的情形,真是如同活地狱一般。

二、僧不弘法,得阴疽亡

弘治年间,龚宏在兖州1当知府,最为相信《玉历宝钞》。

在所管辖境内,有一座东岳庙,一向非常灵验。传说每到夜晚,可以听到鞭子抽打的声音。

有一天,龚宏清晨前往拜谒,可是寂静无声。随从的人说:“很虔诚地利用半夜时去,一定可以听见。”

龚宏照他们的话做,大门一打开,就在庙内隐约见到鬼卒烧红了火炭,在烙一位和尚的背。

龚宏问鬼卒:“他是什么人?”

回答说;“这人是某寺庙的和尚,拿别人所捐献募化来的金钱,拿去喝酒、吃肉、行淫、赌博、游玩,不用来修建寺院、印经、救济贫苦和弘扬佛法,所以受到这样的刑罚。”

龚宏第二天派人暗中去那个寺庙调查,这个僧人果然在背部长有阴疽2,不久后就身亡命终了。

编者注:

兖州,兖读yǎn,兖州在山东省济宁市。

阴疽,中医病名。疽读jū,疽是位置深的毒疮。

三、精熟经咒,转世受刑

吴县的戴举人,平日造孽很多,但是他礼拜观世音菩萨非常虔诚,每天不断地持诵《大悲咒》。

一天,他患病死去数日。有位邻居也大约在同时死去,但不久又再活过来了。

这位邻居说:“我的寿命本来应该结束,因为三天前曾劝一对夫妇感情完好如初,所以增加寿命十二年。”

又说:“曾在阴间见到戴举人,身上带着钳夹脚和颈子的刑具,一大堆男女向他质对冤情,追夺阴债,罪恶无数。

阴间的官员对他说;‘按你所犯的淫恶来看,应当受油锅地狱的苦刑!’这时,一个鬼卒扛来一口油锅,用猛火煎沸煮滚后,将戴举人赶下锅去。

戴举人惶恐异常,无计可施,只有口诵《大悲咒》。咒一念动,忽然殿宇摇动,油锅解散,地上化出白莲。

冥官站起来,告诉投诉的鬼魂说;‘他会咒语真言,地狱暂时还没法拘禁得了他,放他投生去吧!’

但冤鬼们却坚决地执住不放。

冥司说:‘嘉兴吴某,作恶多端,最近为了祈求生儿子,做了一些善事,就让他去吴家投胎,等他在人世间享受完荣华,转了一转,忘记《大悲咒》后,就可以处置他了。’

我这次活过来,想到嘉兴的吴家看看,是否生了儿子。”

后来他们一起到嘉兴打听探望,吴家果然刚生下了一个儿子。

四、收贿误判,转世为驴

有位进士蒋某,担任山东省分守道1的职务。

一天,有兄弟二人为争夺祖宗财产而诉讼。哥哥送来贿赂金二百两给蒋某,要求判他胜诉;弟弟送来贿赂金三百两,要求判他胜诉。蒋某全部收下,因为弟弟多送一百两,于是判弟弟胜诉得到祖产,哥哥气郁成疾,不久就死了。后来蒋某也病死。

乡里有一位绅士,死后三天,又活过来,派人请蒋某的儿子来,告诉他说:

“我到阴间后,见到你父亲,他将投生成驴子,现已托生在某家。”

蒋某的儿子不相信。绅士说:

“你父亲在山东当官时,由于接受贿赂,冤枉判人败诉,贿赂的钱是你家佣人某某经手的,你如果不相信,可以去问佣人。”

一问,果然如此。

绅士又说:“你父亲托我传话给你:一定要将贿赂的钱退还,同时还要为他印送《玉历宝钞》来减免他所犯的罪。”

蒋某的儿子听后,立即照父亲的交待去做,并前往买回驴子,寄养在扬州的“放生庵”中,雇请了二个仆人照料、饲养。经过了三年,驴子才死。

编者注:

分守道:

注释一:

道,是古代的行政区划单位。汉代时指少数民族聚居的新设县。唐贞观初,分全国为十道。开元间,增为十五道。唐代的道是监察区,略相当于汉代的州,现在的省。明、清时的道是在省、府之间所设置的监察区。各道设有道员,守道为布政使(如今之民政厅长兼政厅长)督分守道,可能是守道的属员,祈高明之士补充之。

注释二:

清代各省设道员,作为布政使、按察使的副使时,就叫做分守道和分巡道。分守道又叫做守道,协助布政使(掌管一省的财政、民政)掌理钱谷,督课农桑,考核官吏等。

五、误离婚姻,转生为猪

山阴县平湖地方有位邵某,是康熙丁卯年的举人。

曾经接受二百金,而离间刘、陆两姓的婚姻,以致令刘女含冤上吊自杀。陆家之子断绝后代。

邵某死后,儿子、妻子同时梦见他来诉苦说:

“我为了刘、陆一案,削尽人间的禄位、寿命,还无法谢罪。现在投生在某屠夫家为猪。猪共五只,其中有一只半身白色的就是我了。”

次日,他的儿子前往探访,猪的形色与梦中所述相符。于是出钱买来养在寺院里。

有一位知其事的老妇人,泄漏了此事的内情,以致观看的人如山如海。有人竟叫猪说:“邵举人!”

六、阻人向善,贫极成狗

毫州有位苏成的人,字兰亭。个性顽固狡猾,而多才干谋略。

平生无恶不作,只要见人在引述善言或善良的行迹,必定批评人家是虚伪的,见到有人在修持善功、善果,则讥笑,排斥他;或从旁加以阻挠。

到了三十一岁,贫穷如洗,而且身子一天天缩小,只能在村庄中捡人家丢弃的食物来吃。最后愈长愈尖,竟像小狗一般。身上的毛愈长愈长,只有手脚的形状不变。

过了一年,就死了。

七、违逆天理,生变为牛

莫治书,个性乖逆暴戾1,所作所为都是违逆天理的事。

到了四十多岁,偶然得到中风瘫痪的病。躺在床上数十年,小便、大便满身皆是,臭秽不堪。

有一天,叫他的儿子拿几束草来,马上关闭门窗,不让别人进入。

之后,他的儿子听到门内有吃草的声音,略略打开门来看,发现父亲已变成牛身了。

编者注:

乖逆暴戾:形容人脾气粗暴,心怀愤怒与不满,有抵触、违逆的态度。

八、诈人田产,投牛还债

吴兴地方有位王某,个性勇猛强悍暴虐。常常使用诡诈的计谋,将别人的田契,连哄带骗地弄到手,而只交给田价半数的钱。就靠着田契在身,管理经营起来。所欠的钱,则一拖再拖,能骗多久就骗多久。

至于向他借的钱,则本利全还了,还将借据扣留着不还,索求额外的钱。大家都畏惧他勇武有力,不敢同他争。

有一天,突然死去,同一时间,邻居生了一头牛。牛主人来看时,小牛竟忽然发出人话说:

“我是王某,阴司因我曾欺骗你的田价,罚我投生为牛来还你的债,快叫我儿子来,令他奉还!”

牛主人十分惊异,去请他儿子来。王某的儿子来后,高声地问说:“会说话的牛在那?”

小牛好像很惭愧似的,埋头不应。王某的儿子误以为牛主人故意毁谤父亲,挥拳要打。

小牛于是又开口说:“你不要逞强,阴司规定的报应非常严格。”

接着一一将所欠某人的田债清楚地说出来;还有某人的契约未还人,藏在哪一个盒子、抽屉里交待清楚。

“你一定要一件件为我办清楚,不可以再占人的便宜,以脱去我的罪。”

说完大声痛哭:“我在阴司,受的苦刑十分凄惨,现在又变为牛,叫我如何见人?”

因此以头撞栏柱而死。

九、堕胎死命

元秀家财富有,约有四十万两银子。妻子生四个儿子。其余小老婆所生的,不论是男,是女,一律埋掉。

一日,梦中见好几十个人,大声吼着追杀他:“杀死这个杀人贼!”

元秀大惊,醒过来,两手两脚已变为牛蹄。辗转在床上,大叫三天,断头而死。

后来,四个儿子都犯刑,家财被官府没收。

十、受贿冤杀囚命,子孙得贫贱报

江阴县俞生,才名远播。

乾隆年间,参加乡试考举人。文章尚未完稿,就卷起用具要出场,脸色非常惨白沮丧。

旁边的考生一再地问他是何故,才回答说:

“先父当官半辈子,才解官1回家,在临终时,叫我们兄弟四人到身边,哭泣地嘱咐说,

‘我平生所为并无昧着良心的事,只是担任某县令时,曾接受二千金的贿赂,冤杀了两个囚犯。昨日到阴司对案子,于法理上言,应当绝后代。由于祖先曾积有拯救溺水之人的功德,能留下一子,单传五代,但都得贫贱终身。我地狱的苦刑已不能免,倘若子孙还妄想功名,只会增加我的罪,大不孝。’

说完就死了。后来兄弟们相继死亡,只留下我。我上两次参加乡试,都莫名其妙地弄脏了试卷。昨晚三更,突然见先父揭开号舍2的布帘,责备我说,

‘你不能积德,上达上天,为何背叛我的遗嘱,以致令我到处奔走,且重又获罪。’

说完用手上的刑具击灭火烛。我名落孙山不值得遗憾,所遗憾的是令先父含恨拘禁在阴间。我将入山出家,学习目连救拔母亲的孝行3。”

听到的人,个个都惊异得吐舌不已。同一号舍中一考生陈扶青,且作“归山诗”赠送他。

编者注:

解官,解读jiě,解官有辞职或者官职被解除的意思。

号舍:科举时代,秀才参加乡试考举人,考场叫贡院。贡院分三部份:第一部份首为鼓楼,中为头门、仪门,都是过道。门后各有院落。仪门后的龙门,有并排三座车,为贡院重要的大门。龙门后有大广场,中有三层楼建筑物的明远楼,是监考瞭望的地方。从头门到明远楼前后广场的东西两旁叫东文场、西文场。是考生写作、食宿的房间,名叫号舍。大的省有七八千间至上万间;小省也有四五千间。每人一间,是临时搭席棚应用的,考完就拆掉了。考生赴考时要携带文具、衣被、炊具、食物,杂物到贡院,经搜捡、点卷后进入号舍,即封号门,三天考毕出场。考生有死亡的,随时经高墙吊出院外。古人有诗形容考场之辛苦,云:

三场辛苦磨成鬼;两字功名误煞人。

参见“目连救母”的故事。

网友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