考证一
玉历一书,受自淡痴道人,由他的弟子勿迷道人流传出来。
乾隆辛巳年,我客居江右,见到此书。是宋朝的旧版本,二十三张。
首行有:“昔时天下太平,庚午秋九月重阳戊辰日,淡痴登高独步,游神于渺茫之中”等句子。
第二十四张末页,有:“贫道于戊申夏六月,云游四川,路遇吾师淡痴。”并有:“大宋绍圣五年,勿迷钞录劝世”字样。与新本稍微有不同:
新本称:“游四川”,而旧本则写做:“四川”。
旧本有:“绍圣五年”,而新本则没有。
其他的大略相同。
考证二
世上见到这书的人,不是排斥文句平常;就说内容怪僻。
甚至于有些喜欢唱反调的人,认为书中所引的时间与淡痴、勿迷,已是不合事实,无从考证起;其他的内容更是没有什么参考的价值。
我反复地研究:
乾隆甲寅年春天,在佛家的经典中,发现有记载宋时,淡痴进入阴间,赐传阴间事迹的事。
虽然,举凡天机,一律严格禁止泄露;然而阳间的人,屡屡犯过不改;玉历的内容,未必不是大帝深深同情世人的罪业难改,才假藉淡痴来传授阴间的受刑细节,使后世之人,知所禁戒。哪算得是不切合实际呢?
至于书中记载的时间问题,经查:
2.1.宋仁宗天圣八年是庚午年。这时辽国太平十年。
可知:淡痴必是辽国人,才会说:“时天下太平,弟子勿迷,或居中国。”
2.2.再者,书中又说:“戊申云游四川。”
按:戊申年是宋神宗熙宁元年。
2.3.又说:“前于戊寅夏东阜,并今庚戌。”等话。
按:戊寅年恰是宋哲宗改纪元为绍圣的第五年。正好符合旧本所记载的年份。
2.4.至于“今庚戌”大概是指宋高宗建炎四年,不是近时的庚戌年。
由此互相考证,已是确实而可信。
2.5.文中“十王庆祝酆都大帝,帝曰:朕另有辩明阳间事,故误传......”等条,文中记说是壬午季春申辰上奏大帝。此时间追溯推算,得知是宋太宗太平兴国七年。
2.6.文中云:“地藏王偕十王诸仙会议。八月初三日,十王往奏大帝前。”这个时间推算必是太平兴国六年。
我基于玉历警世的作用,如同当头棒喝。于是不考虑到自己能力的卑陋,很恭谨地考证玉历中的姓名、时代、附在篇末。
不敢夸称确实无误,能令玉历不列入荒唐无据之书。只是祈望世上的博雅君子,再给予校正。使见闻玉历的人更确信,而心悦顺从,那就太幸运了。
编者注:
江右:长江下游以西地区,古人以西为右,故又称江右。
酆都:读fēng dū。
偕:一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