玉历宝钞
阅读主题
白色暗黑明黄浅绿草绿红粉深灰米色
正文字体
黑体宋体楷体
字体大小

第四节 互存共荣,团结济世

本章节1407字2025-03-04 19:41:22

目前,一些佛教徒只承认有佛陀,不承认有天神、天仙(佛经中说修上品十善业者死后为天神、天仙);而另一些佛教徒却不知佛菩萨的自觉觉他的精神、境界比天神高,而把佛与天神等同看待。这种神佛不分、仙佛不分的谬见,不仅会造成佛教的没落,还会引起社会上的普遍反感。

佛在经书中多次提到天神、天仙等不同层次的六道神明,高僧印光大师1曾屡次谆谆2教人对于天、地、鬼、神、仙、佛、菩萨等,应知所敬畏。可见一个真正的佛教徒决无不敬天地神明之理。故此,天地间有自然的无形的法律规则,怎可不敬?佛是天中的第一义天,尤当归依!

此外,一些信士喜欢鄙视、诋毁甚至诟骂其它宗教(已犯恶因果),动不动就藐视地斥之为“外道”,甚至错误地把外道等同于邪道。当年释迦牟尼未成佛前就曾遍学九十六种外道以求解脱,后来终于觉悟到“心外无法”的真谛才得以证悟成佛。他在修菩萨道时,也曾多次以外道的婆罗门、仙人等形象度化众生。

从广义上来说,不论是佛教徒还是其它宗教者,不从内心下功天修行的均称之为外道。真正的宗教都是教人行善积德、济世利民的,只不过方法、手段、愿力、因缘等不同而已。

佛陀对待其它宗教人士,绝对不会劝他们舍弃原先信奉的宗教而来跟他修学佛法(除非是邪教),而是行为世范,阐讲真理,宣说教化。佛法是建立在孝亲报恩的基础上的,学佛后要更孝敬父母,更爱你的上帝,更敬你的授师,这才是佛法。所以佛法会受到一切人天的尊重,佛祖被称为“世尊”。在《毗卢遮那菩提续》中佛说:“若人诋毁外道宗,远离毗卢遮那因(即成佛的因)。”

开创中国佛教净土宗的宗师是东晋庐山的慧远法师,他就曾和当时道教的宗师陆静修、儒教名流陶渊明十分友契,经常来往,互论玄理,历史上留下了“虎溪三笑”3的美谈。他不但讲论佛理,还讲授儒教经典,深研道家精要,一生都未停止过对儒、道的研究。

唐朝高僧、华严五祖圭峰宗密禅师在《原人论》中说:“孔、老、释迦皆是至圣,随时应物,设教殊途,内外相资,共利群庶。”

近代高僧印光法师、倓虚法师4等对各正派宗教及其神明均平等尊敬。

密宗大成就者陈健民上师在美国等地也经常修供基督教、天主教、道教、儒教等神明。

现在台湾、香港、美国等地各大宗教团体常常共同举办慈善活动和互相交流,基督教、天主教、道教请佛教人士到其教堂、礼拜堂或宫观诵《地藏经》、《金刚经》及演奏佛乐梵曲,佛教徒也阅读《圣经》、《马太福音》、《道德经》、《太上感应篇》等书,就像亲戚一样来往,十分友善融治和睦,但在修行上仍然各宗其法。

众所周知,千百年来,佛教四大名山的九华山的全山总护法神,就是道教中大名鼎鼎的“玉枢火府天将”——王灵官,其神像供于九华山总寺祇园寺和肉身宝殿、甘露寺、拜经台等处。

从究竟的法界上来说,佛与众生是无二无别的,一切众生(包含神、仙等一切生灵)皆有佛性,众生平等。哪怕对蚂蚁那样微小的生灵至少都应该用平等心去看待,何况对待那些以善为本的宗教和神明呢。

为了众生福祉,各教之间应该抛弃历史前嫌,宽容豁达,互通共荣,才是人间正道、天地正途!

编者注:

印光大师:法名圣量,字印光,自称“常惭愧僧”。一生极力弘扬净土宗,被后世尊为莲宗第十三祖。“民国四大高僧”之一。

谆谆:反复告诫。

虎溪三笑:虎溪在庐山东林寺前,相传慧远法师居东林寺时,送客不过溪。一日陶渊明、道士陆修静来访,与语甚契,相送时不觉过溪,虎辄号鸣,三人大笑而别。后人于此建三笑亭。

倓虚法师:倓读tán。倓虚法师是天台宗第44代传人。

网友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