福建人林承美,在幼年时父亲就已去世,他母亲坚决不愿再嫁,尽心地把他抚养成人。
承美长大后想到父母的深恩难报答,因此日夜哭泣。
有一位禅师对他说:“孝子思念亲恩,痛哭是没有益处的,应当寻求报答才能有益处。古语说,‘行善于亲有益,作恶于亲有忧。’你要报答亲恩,只有戒杀放生,广积阴德,才是真正的报恩孝道。”
承美听了,觉得很有道理,从此以后,立志戒杀放生,广修救人济世的善事。后来他享九十六岁的高寿,儿子、孙子都得到很高的科第名望。
古人常常把自己的生日称为“母难日”。母亲怀胎十月,身体承受极大痛楚,心里万分忧虑胎儿,生产之日的痛苦、惊惧和担忧更加沉重。所以,妇女凡是孕产一次就是去了一次地狱的鬼门关,从投胎转世的事相来看,确实如此。因此,母恩浩大。
佛经中说:慈母健在的人是最富有的人,慈母已逝的人是最穷的人1;慈母活着即是如日当空,母亲逝世即是太阳落山。
佛经中还告诉人们:孝敬好父母所得到的福德跟供佛所获得的福德是一样大的。2
不少人花费钱财千里迢迢到名山大川去祈福求禄,或东祷西叩地去妄求福运。岂不知,家家都有一尊佛,何须劳神向外求。
现在的人们在生日时大肆杀鸡宰猪、大鱼大肉地宴请庆贺,这从根本上违背了天道报恩荐亲的宗旨,这样做不但不会获福增益,反而会折损、消耗他的福报和运势。
因此,生日这一天应该买动物放生,或追思感恩天地父母赐予的生养教育的恩德,或去慈善布施穷苦,或印送善书,或诵经念佛等等善行,才是邀天地之福的正道。
编者注:
《大乘本生心地观经》说:“于诸世间,何者最富?何者最贫?悲母在堂,名之为富;悲母不在,名之为贫。”
《大乘本生心地观经》说:“勤加修习孝养父母,若人供佛,福等无异,应当如是报父母恩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