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、孔子曰:“原始反终。”
由此言可以知道生死轮回的事是确实的。人所拥有的人身,并非可以永远保有。如果所行违反善德,趋向罪恶,恐怕临终之后,无法避免沦落为畜生。
二、以前有人问程子1:
“佛家说有生死轮回,是真的吗?”
程子答:“这件事要说是有或是无,都很困难。孔子曾经说过:‘未知生,焉知死。’圣人一句话已说尽了这层意思。这种事要亲自经验才知道。”
观察程子的看法,无法直接断定没有轮回。孔老圣人有“焉知死”的话,那么可以明白:死后并非完全消灭无物,已是十分明确的了。
宋朝大学问家周濂溪,名叫颐,字茂叔,是春陵人。年轻时曾去请教黄龙南禅师,有关禅宗教外别传2的意旨。
南禅师开示他说:“只须向你所学的儒家经典去研究便知道:
孔子曾说:‘朝闻道,夕死可矣!’到底是何种真道,得悟之后,当晚死去也无妨的呢?
颜回3不改其乐4,他所乐的是什么事?
只要从这点去参究,久久之后,自然就会得到领悟,契合之处。”
编者注:
程子:原名程本,字子华,春秋时期邢地中丘人(现邢台市内丘县人),先秦诸子百家之一,著名哲学家。孔子称他是“天下贤士”。
教外别传:佛教禅宗不施设文字,不安立言句,直传佛祖心印,称为教外别传,意思是在如来言教以外的特别传授。
颜回:名回,字子渊,鲁国人,尊称复圣颜子,春秋末期鲁国思想家,儒客大家。孔门七十二贤之首,是孔子最得意的门生。
颜回不改其乐:出自《论语·雍也》,原文是,子曰:“贤哉,回也!一箪食,一瓢饮,在陋巷,人不堪其忧,回也不改其乐。贤哉,回也!”
三、张载1论心时说:
“孔子曾说:‘君子上达,小人下达。’这句话是天堂与地狱的铁定证据。
君子行事依循天理,每天进向至善的境地,就如同行善之人登上天堂。小人、恶人行事循五欲,每天趋向卑污的目标,就如同恶人之坠落地狱。
自古以来圣人与邪狂之人的分别,就在于念的不同。心地正大光明,那么此阳和的气自然召感天堂吉祥的神佛。心地污浊、暗昧,那么此阴惨的气,必然令他遭遇地狱的恶鬼。”
编者注:
张载:字子厚,世称横渠先生。北宋思想家、教育家、理学创始人之一。
四、司马温公(即司马光)曾说:
“上有天堂,君子死后居之;下有地狱,小人死后居之。这话虽简要,可以统领一切事理。”
五、南史中记载:
梁武帝曾梦见一位单眼的和尚,拿着手炉进入宫内,醒过来后,后宫报告生了一位太子,即萧绎。
此太子幼年即一目生病,医疗无效,竟然一目失明,就是后来的孝元皇帝。由此可证明轮回转世的说法非假。
六、隋史记载:
隋文帝开皇年间,太常寺丞1赵文昌死而复活。他说:
“我曾进入阴间,见到曾经灭佛的周武帝(按:曾令僧尼三百余万人还俗,诛杀高僧数十人,毁佛寺塔无数,一时北方佛教,声迹灭绝,为佛教史上第二次法难。第一次是北魏太武帝之法难。)被钳锁在一个牢房内。看我经过,从牢内叫唤我:
‘你回到阳间后,请代我向隋文帝报告:我所做的罪事大都已经辩白了,只有消灭佛法罪,未能免除。请求为我营造善事功德,救我出离地狱。这里太苦了。’
等走出牢房,又看见粪坑中泡着一个人,只有头发露在外面。我问他是何人,他回答:‘我是秦国的将领白起’”。
按:史记白起列传记载:
“白起,战国时陕西郿郡2人。曾经事奉秦昭王。昭王十四年,白起以秦左更将军的身份,攻韩、魏于伊阙3,斩首二十四万人。昭王三十四年,又攻打魏国的华阳,斩首十三万人,并且将赵国将领贾偃的部下,淹死二万人在黄河中。昭王四十三年,攻打韩国的泾城,斩首五万人。
尤其在长平一役,坑杀了赵军降卒四十万人,斩首四万人。”(摘要:十分恐怖惊人。白起自战国坠地狱,到隋朝时尚未出离。)
编者注:
太常寺丞:官名,太常寺主官的辅佐官员。太常寺是封建社会中掌管礼乐的最高行政机关。
郿郡:今陕西眉县常兴镇白家村,郿读méi。
伊阙:今河南省洛阳市区南约2公里处的龙门。两山对峙,伊水中流,如天然门阙,故曰伊阙。
七、宋史中记载:
王荆公(安石)的儿子名王雱1所作所为皆是不善之事。凡是王安石所作的悖理伤德之事,大都出自王雾的主意。王雱死后,王荆公仿佛见到王雱戴着铁枷,立在门侧。因此,而后王安石时常布施金钱盖寺院,目的是为王雱追荐冥福,积功德,希望脱除他在阴间的苦难。
这事也记载于《名臣言行录》2中。
编者注:
雱:读pāng。
《名臣言行录》:又叫《宋名臣言行录》,是由南宋朱熹、李幼武撰写的传记。该书汇编了宋代重要人物的事迹。
八、《名臣言行录》中记载:
范祖禹将生时,他的母亲梦见一位魁梧高大的男人立于旁边说:“我是汉将军邓禹1。”
醒后即生一男儿,于是取名为祖禹。因为历史上记载邓禹内在的德行十分周备,因此为他取字,名醇夫2。
编者注:
邓禹:排在汉光武帝刘秀麾下,助其建立东汉政权过程中,功劳最大的二十八员大将的云台二十八将首位。
醇夫:醇有纯正的意思。
九、《事文类聚》1等书记载:
羊祜2认识前生戴过的玉环。鲍靓3记得前生住过的市井。向靖4的女儿去世,再生一女儿,还记得前生所用的佩带装饰。文澹5则藉躯还魂,尚且认得用过的香囊。
这些都是儒家的说法,可以证明因果报应、轮回的真实性。
至于玉历前一章所说的:再予试验他的心,如果不能增加善德,而多造罪孽的话,死后必堕入地狱,沉沦于六道,投生为畜生。此类的事很多,诸如:
隋书中李士谦6记载:鲧7治水不成,死后投生为三双脚的鳖;
杜宇8死后投生为杜鹃鸟;
褒君死后投生为龙;
牛哀9死后投生为虎;
彭生死后投生为豕10;
如意投生为狗;
黄母投生为鼋11;
宣武帝12投生为鳖;
邓艾13投生为牛;
徐伯14投生为鱼;
林下投生为乌鸦;
书生投生为蛇;
以上事实散见于儒家的典籍中,不胜枚举。可知投胎为畜生的事,那里是虚假怪诞的呢?
先儒洪迈15曾说:“亲自见到杀猪、羊的人,临死时躺卧在地上,发出猪、羊的叫声。”
近代更有死后投胎为猪,云栖禅师16为他乞命的事。又有生产出来的小孩;羊头、蛇身;或产出肉珠,像鸡蛋一样的。
人尚且会生出鸡蛋,那里不会投生为畜生;按次第去偿还报应,接受果报的呢?
编者注:
《事文类聚》:宋朝的祝穆编纂。书内突出儒家思想,搜集材料较丰富。
羊祜:祜读hù。羊祜字叔子。泰山郡南城县人。魏晋时期著名战略家、政治家和文学家。
鲍靓:靓读liàng。鲍靓,汉朝人,自小聪明好学,博览勤书,尤好道学。
向靖:又叫向弥。河内山阳人,南朝刘宋开国功臣。
文澹:疑似春秋战国时代的人,其品德行为高尚。他三四岁的时候,就知道前生的事情。文澹的父母先前有过一个儿子,非常聪明伶俐,但不幸失足坠入井中溺死了。
后来生了文澹。文澹有一天对父母说:“我先前有银胡芦子和漆球、香袋等东西,被我放在杏树洞中,不知现在还在不在那里?”于是同母亲一起去寻找,果然找到了。父母才知道文澹就是先前那个儿子转生的。
李士谦:字子约,今河北省赵县人,北魏到隋朝时期处士(古时候称有德才而隐居不愿做官的人,后亦泛指未做过官的士人)。幼年丧父,事母至孝;敏慧好学,通晓经史。隋朝建立后,终身不仕,归心佛门,隐居乡间。一生乐善好施,救人无数。
鲧,读gǔn,曾经治理洪水长达九年,但水却越淹越高,历时九年未能彻底平息洪水灾祸,因此有了后面的大禹治水。
杜宇,称帝于蜀,号曰望帝。传说死后化作鹃鸟,每年春耕时节,子鹃鸟鸣,蜀人闻之曰:“我望帝魂也”,因呼鹃鸟为杜鹃。一说因通于其相之妻,惭而亡去,其魂化作鹃鸟,后因称杜鹃为“杜宇”。
牛哀,春秋鲁国人,一说韩国人。传说他病了七日变虎,把去看他的哥哥吃了。典出《淮南子》卷二《俶真训》。俶读chù。
彭生死后投生为豕(读shǐ,猪),彭生是春秋初期齐国大夫。前694年,文姜与其兄齐襄公私通,鲁桓公得知(此事)。四月丙子,齐襄公招待鲁桓公,回去的时候命公子彭生和鲁桓公坐在一个车上,彭生在车上杀了鲁桓公。在鲁国人的请求下,齐襄公归罪于彭生而杀之。前686年,齐襄公打猎,发现一个野猪,左右说是公子彭生。齐襄公大怒,射了一箭,野猪站起来哭泣。齐襄公大惊,慌忙中丢掉一只鞋。当晚,连称、管至父杀害了齐襄公。
黄母投生为鼋(读yuán,鳖的一种),晋·干宝《搜神记》卷十四:“汉灵帝时江夏黄氏之母,浴盘水中,久而不起,变为鼋矣。”后即以“黄母”指传说中化为鼋鳖的江夏黄氏之母。
宣武帝,名元恪,河南洛阳人。北魏王朝第八位皇帝。
邓艾,字士载,今河南新野人。三国时期魏国杰出的军事家、将领。
徐伯,今山东临淄人。西汉著名的治水专家、水利学家。
洪迈,南宋时期,今江西省鄱阳县人,字景庐,号容斋,又号野处。官至翰林院学士、资政大夫、端明殿学士,宰执、封魏郡开国公、光禄大夫。是南宋著名文学家,主要作品有《容斋随笔》、《夷坚志》。
云栖禅师,俗姓沈,名袾宏,字佛慧,别号莲池,“明代四大高僧”之一。莲池大师一生致力于弘扬净土法门,被后世尊为中国净土宗第八代祖师。主要作品包括:《弥陀疏钞》、《往生集》、《戒杀放生文》等。